目前,腐败现象之所以严重,从微观层面上来说,主要是分权制衡不到位,工作程序不规范、不严密,公开内容不全面,运用科技手段不够,规章制度不健全,以及公职人员道德素质低下等多种因素造成的。因此,开展岗位权力风险防控,就要针对这些因素进行。
一是分权防控。就是要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,从实际出发,建立健全决策权、执行权、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。重点要在行政审批、行政处罚、行政给付、政府投资项目、公共资源交易、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实行。要针对“一把手”权力高度集中的现状,可尝试建立“地方和部门单位党政正职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、财务审批、工程建设项目”的制度和在研究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实行末尾表态的制度。
二是程序防控。就是要依据规范、高效原则,优化各项工作程序(业务流程),明确办理具体事项的主体、依据、程序、期限、监督渠道等内容,实现工作的规范化、程序化、科学化。要完善“三重一大”决策程序和规则,绘制部门单位业务工作流程图,并要对岗位风险进行分析,明确具体的防控措施。
三是公开防控。就是要全面推进党务公开、政务公开、司法公开、办事公开和内部事务公开,保证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要通过政府网站、公报、公开栏、办事指南和新闻媒体等途径,依法向社会公开“职权目录”、“权力运行流程图”和裁量权基准,接受社会监督。要通过单位内部网络、内部公开栏等途径,公开内部职权行使情况、主要权力风险及防控措施。特别是要对干部任用、行政支出预决算、财务报销、政府采购、工程建设、资产管理等,加大公开力度。
四是科技防控。就是要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,运用现代信息、网络技术,加强对权力运行风险的防控,提高预防腐败的水平。总的要求是,要加强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,充分利用电子政务设施,依托科技手段优化权力运行、防控权力行使风险。要建立完善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和电子监察系统,依据“权力运行流程图”,将业务流程优化、标准化和程序化,转换成计算机语言在内部网络上运行,并逐步将权力行使风险点和公共资源配置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控范围,实现网上实时动态监控。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,加强对单位内部行使人、财、物管理等权力行使风险的防控。
五是制度防控。就是要围绕重点领域、重点对象和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,建立健全“工程建设、土地出让、产权交易、政府采购、资源开发和交易、食品药品安全、环境保护、安全生产、金融运行以及选人用人”等方面的风险防控制度。要根据部门单位权力行使的共性风险,完善“三重一大”事项决策程序制度、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度、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等。
六是道德防控。就是要针对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风险,按照党章、《廉政准则》、《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》和行业部门职业道德规范,制定符合实际的行为准则,搞好教育引导,不断提高从政道德素质,做到秉公用权,廉洁从政。要确立“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”的用人导向,使公职人员自觉地“以德修身、以德服众、以德领才、以德润才”。要通过中心组学习、廉政党课、示范警示和岗位廉政教育、主题实践活动、廉政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,大力加强公务人员道德建设。要探索党员干部道德操守问责办法和考评办法,并把党员干部道德操守状况纳入述职述廉、民主评议、机关作风督查之中,提高公务人员的道德素养。
来源:国家预防腐败局